俄军摧毁防护系统,美军战略导弹部署至乌克兰:我国迎来重要收益
2025年,1月5日,乌克兰军队突然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反攻,但很快就被俄军强力压制,不仅没收复失地,还损失了大量士兵和装备。看来乌克兰的形势越来越紧张,北约的支持也在加强,援助力度明显加大。最近,美国媒体透露,美国打算批准向乌克兰提供JASSM导弹,这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。
俄军炸爱国者
三年俄乌冲突下来,俄军火力提升显著。2024年12月31日,一例就体现在赫尔松达维季夫布里德,俄军夜间用无人机指引,连续用3枚伊斯坎德尔-M导弹击中了乌军车队。
这次攻击动作挺高明的,三发伊斯坎德尔-M导弹分别装了不同类型的炸弹,先来个集束子母弹炸开,把车队逼停,接着再扔两发高爆弹头,把停下的车队彻底摧毁了。
俄罗斯声称打击的是“海马斯”远程火箭炮,但看公开的画面,这车队规模挺大,不像“海马斯”那种,它一般是一辆或两三辆一起出动,长车队挺少见的。再看车辆大小和排队的密集程度,更像是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的车队。要知道,像“爱国者”这样的防空系统,单辆车是不行的,得用车队的形式出动。
听说乌军可能正在把那帮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车偷偷弄到赫尔松,打算再搞一票,用这些导弹神出鬼没地打击俄军的飞机。
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打击了啥,但对俄罗斯来说,这已经算是赢了一局,也展示了他们的打击能力。之前,伊斯坎德尔-M导弹打的时候没无人机帮忙,更别提对付那些跑来跑去的目标了,用起来也简单,要么白天打,要么晚上打不动的东西。现在呢,俄罗斯军队晚上也能用无人机帮伊斯坎德尔-M导弹找到并攻击移动目标了,这进步可真不小。
美军把亚太决战导弹搬到乌克兰
俄罗斯军队实力增强,美国不得不向乌克兰提供更高级别的军事支持,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JASSM导弹,编号AGM-158,被称作“亚太决战导弹”,是美国为应对亚太地区可能的大规模冲突而研发的,它能改变战场规则,具备隐身功能,几乎悄无声息地攻击目标,射程最远可达1000公里。而该系列的AGM-158C反舰导弹还加入了人工智能,能自主规划弹道和锁定目标,还能智能选择攻击舰艇最关键的部位。
JASSM导弹是美国非常厉害的一种导弹,本来打算派到亚太地区,以防万一那里发生什么冲突,就像是为中美可能的大战准备的超级武器。因为这种导弹太关键了,美国军队很想要更多,而且它们对这种导弹的技术信息保密得很严,至少一些技术细节和怎么用还是秘密的。
原本这武器不在美国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名单里,可每当俄军在战场上取得优势,乌克兰的局势就变得更艰难,这时美国就会放宽一些援助的限制。所以,JASSM导弹有可能被加入援助清单,最终在俄乌战场上亮相。
早就听说美国打算给乌克兰提供JASSM导弹,2024年9月说在考虑,11月又传最快11月就能交货,但最后都没成真。到了2025年1月初,这些导弹还没在战场上露面,不过看来援助只是个时间问题,局势变化太快,美国估计得加快军援步伐了。
我国将获得最大收益
美国特别看重隐身技术,觉得这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大占优势,特别期待JASSM导弹的隐身特性能在突袭中起到关键作用,但实际效果还没得到验证。他们自己的宣传听起来挺夸张,证据不足。理论上,JASSM也有不少问题:飞行速度慢,只能达到音速以下,飞1000公里要一个小时,这段时间目标可能移动很多;而且它要在超低空飞行,这就意味着导弹自己没法收集目标信息,全得依赖数据链传输,这也有风险。
要是JASSM导弹能在俄乌冲突中使用,就能看出它到底能不能行。一旦这导弹上了战场,俄军肯定得想办法应对,很快就能学会怎么对付它。电脑上的模拟战虽然能帮我们了解一些,但真枪实弹的战斗才是检验一切的标准。
实战中,俄罗斯的经验能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,了解美军JASSM导弹的利弊后,我们能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和战术。
美国对乌克兰出手帮忙,提供了很多支持,但局势并不像美国想象中那么顺利,看来乌克兰的败局已定。
